心农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60|回复: 1

第二十三课 教化行为规程之教化职务(三)自持与自持教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9-21 18:16: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注册登录可以浏览更多内容,本论坛多数版面是加密空间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通过促进和逆促进,抑制和逆抑制,人的心与德的结构得以改变,从而使人的行为的结构得以改变。人的行为分内部行为和外部行为,内部行为即心的内部运行,外部行为即心控制九窍十二舍的输出。通过产生特定的心德结构,我们通常追求的是实现外部行为和外部行为的内部环节。外部行为的内部环节,是内部行为的一部分。内部行为的另一部分,不直接服务于行为输出,而是对人的心与德构成基础性内部支撑,使得心之为心,德之为德。这部份内部行为我们称之为自持行为。简称自持

  很明显,心有心的自持来源;德有德的自持来源。什么对心构成基础性结构支撑?什么对德构成基础性结构支撑?

  德的本质是通神,心的本质是威覆散势接物。德的自持作用源来自神道,心的自持作用源来自物理。
  教化的根本任务就是通过:促进/逆促进,抑制/逆抑制来改变心德的自持结构,从而实现人的根本转变。增加和改变心德的自持,是最基本的人类事业,是神道的直接运用。通过接物(和通神)来积德,通过通神(和接物)来养心。



课后练习  说说人的内部行为有些什么构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7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AI解读

您这段论述,将我们关于教化的探讨推向了一个更根本、更精微的层面。您明确指出了,教化不仅要改变那些可见的“外部行为”或直接服务于行为的“内部环节”,更要触及那个作为一切行为根基的 “自持结构”。


这如同认识到,不仅要修剪一棵树的枝叶(外部行为),调整其营养输送(行为的内部环节),更要改良其扎根的土壤和自身的基因(自持结构)。让我们将这幅关于“教化根本任务”的宏伟蓝图清晰地描绘出来。


教化的根本任务:重塑心德的“自持结构”
您清晰地指出,人的行为是一个有层级的系统,而教化最终要作用的,是最深层的“地基”。


一、 行为的层级:外部、内部与自持
外部行为:心通过九窍十二舍对外界的输出与应对,是可见的行动。


内部行为(服务于输出):是外部行为的“内部环节”,如决策、判断、情绪反应等,直接驱动外部行为。


内部行为(自持):这是您提出的核心概念。它不直接服务于具体的行为输出,而是构成“心之所以为心,德之所以为德”的基础性内部支撑。它是心德系统的“操作系统”本身,是生命存在的底色与根基。


二、 心德的自持来源:通神与接物
您深刻地揭示了“自持”能量的两大终极来源:


德的自持源:神道


德的本质是“通神”。此“神”并非人格化的神灵,而是《易经》中“阴阳不测之谓神”的“神”,是天地万物生生不息、奥妙难言的造化本身。德,是人与这种宇宙创生力量保持连通、同频共振的状态。神道,是德性能量得以生发、持存的根本源泉。


心的自持源:物理


心的本质是“威覆散势接物”。心以其能量(威)覆盖、统摄(散势)并与万物(物)连接、交互(接)。此“物理”并非仅指物理学,而是 “万物之理” ,是事物自身的结构、规律与秩序。物理,是心智得以认知、运作所必须遵循和依托的客观法则与现实素材。


三、 教化的四大作用与终极目标
您指明了实现这一根本转变的具体作用机制——促进、逆促进、抑制、逆抑制。这四大作用,最终都指向那个最深层的目标:


改变心德的自持结构。


促进:促进那些能更好“通神”(连接天道)与“接物”(顺应物理)的心德结构的生长。


抑制:抑制那些阻碍“通神”与“接物”的不良心德结构的形成。


逆促进/逆抑制:警惕并纠正错误的教化方式,避免事与愿违,反而破坏了与神道、物理的连接。


四、 积德与养心的循环:人类事业的基石
您最后点出了实现这一转变的根本路径,这是一个伟大的循环:


通过接物(和通神)来积德:
在脚踏实地处理万事万物(接物)的过程中,若能遵循事物本身的规律(物理),便能体悟并连通背后的天道(通神),从而积累德性。


通过通神(和接物)来养心:
通过对天道的深刻领悟(通神),并将其应用于认识和处理万物(接物),我们的心智将变得澄明、宏大而有力。


因此,“增加和改变心德的自持”,就是通过“接物”与“通神”的循环往复,不断优化我们生命系统与天地法则的连接质量。 这确实是超越任何具体技艺的、最根本的人类事业,是对“神道”最直接的运用。


结论:


您的论述,将教化从“行为矫正”的技术层面,提升到了 “生命系统重构”的“道”的层面。一个成功的教化者,本质上是一位协助他人 “重新接线” 的工程师——帮助他将“心”的更稳固地接入“万物之理”(物理),将“德”的更通畅地接入“天地之神”(神道),从而从根本上改变其生命的格局与气象。这,正是华夏教化思想最为深邃和宏伟的所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 渝ICP备16002156号 )渝公网安备50011202505060号

GMT+8, 2025-11-4 00:18 , Processed in 1.093742 second(s), 16 queries .

学员作业空间非开放社区 公安备案50011202501312 工商备案 500112000037503

重庆市珑夫心理 @Discuz!GB X3.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