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农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Wudixing

迪星的《学记》读书笔记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5-10-27 17:09:1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Wudixing 于 2025-10-27 17:25 编辑

第九周第二天
学记说,古之学者,比物丑类,鼓无当于五声,五声弗得不和;水无当于五色,五色弗得不章;学无当于五官,五官弗得不治;师无当于五服,五服弗得不亲。请问这算是在描述一个什么现象?
答:这是在描述比物丑类的现象,把一大堆混在一起的现象和物(比物),像面筋一样扭来扭去,最终扭出一个类来(规律和法则)。
比物是一个系统,类是一个系统,扭者之力又是一个系统,扭者统御着比物和类两个系统,而成之为一个更大的系统。统御者的性质和角色是超越现象系统本身的,不属于任何一个具体现象,但却是事物得以“和”和“彰”的组织力和生成力。就像鼓之于五声,水之于五色,学之于五官,师之于五服。类的德性是德、道、信、时,不是某个具体的技术和方法。如果把进学之道放在这个系统里来看,比物就是学者三基,学习中的疑惑,教者的听语,扭者就是学者(在教者的带领下)和教者在学习过程中的慎思、审问、明辨的思维和心理活动。而扭出来类则是进学之道本身,教学不是知识积木的传递和堆积,而是对进学之道的把握和生命的成长,达到知类通达,强立不反的大成之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7 天前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九周第三天
学记说,君子曰:“大德不官,大道不器,大信不约,大时不齐。察于此四者,可以有志于本矣。”三王之祭川也,皆先河而后海,或源也,或委也,此之谓务本!请问什么样的人可以务本?
答:直接致力于成为大德、大道、大信和大时的人(而不官,不追求具体的官职;不器,不追求具体的技术和物;不追求遵守某个具体组织的规章制度;不齐,不追求固定的时间节点和日历)可以务本。一个事物的德、道、信、时在哪里,本就在哪里。
德:系统内在品质与方向,至高的德性,凝聚与和谐的力量
道:系统根本的规律和法则
信:极致的诚信(可靠与恒长)
时:精准的时机
对于学这件事而言,本是由教者的记问之学,听语,学者三基和合而成。也就是进学之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6 天前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Wudixing 于 2025-10-29 23:40 编辑

第九周第四天
尝试整体的把握一下,学记是个什么?  他通过讲了些什么建构起来的?
学记讲“学”和“教”的事情。通过讲如下方面建构起来的。
学的功能:謏闻、动众、化民成俗
学的目标:成器知道,念始终典于学
学的进程:教学相长,斅学半
学的落地
学的制度设计:塾、庠、序、学
学的规划和蓝图:小成、大成
学的时间:蚁子时术之
学的系统保障:官先事、士先志
学的结构和核心心法:时教退息,正业居学,敬孙务时敏

教的六宗罪:教之不刑(呻其占毕,多其讯言,及于数进,而不顾其安,使人不由其诚,教人不尽其材。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佛)
教之兴废:四兴六废
善教者:喻、善喻、博喻、长善救失、继其志
学之失:四失(多寡易止)
学之本:进学之道(善学、善问、善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5 天前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九周第五天
梳理一下,从开篇“建国君民必由学”,经过“成器之道”、“斅学半”到“大学之道”,这一段论述的内在理路(逻辑)连接。
答:
学的功能是:建国君民
学的目的是:成器知道,不是国君才学,学对于每个人都非常重要,通过学才能成“人器”
学的进程是:斅学半。怎么学呢,就是教和学深度交互,共同攀“道”的高峰。
学的时间性:大学之道,蚁子时术之,学不仅非常重要的,要达到小成大成,是需要日日精进的,“学”每天都要做的事,就像蚂蚁筑巢一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4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2025年10月31日——9.6
梳理一下,从“教之大伦”经过”安学亲师乐友信道”、“教之兴废”、“喻”、“善喻”、“善教”、“继志”、“择师胜择君”,这一段论述的内在理路(逻辑)链接。

首先讲,大学教育的七个大原则(教之大伦);
中间讲,学生如何做到”安学亲师乐友信道”;老师如何做才会避开“教之不刑”;接着讲教育兴旺的四种原因和教育失败的六种原因;
最后讲,老师知“兴废”,就能“善喻”学生;老师知道“学者四失”,能够“善教”;老师善教,使得学生“继志”。所以选择老师,是非常重要的。
所以这里都在讲教育必须遵守的原则,以及我们应该采取的方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4 天前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教之大伦(七件事:开学四礼和日常三规)官先事士先志是从系统层面来定义“学”
安亲乐信是学习的核心心法“敬孙务时敏”而达成的状态,从精神气象和气魄的角度来定义了学。
至此学已经从多个不同的维度和层面来进行可定义。
接下来从“教”的角度来看论述,首先是教育六宗罪(呻其占毕、多其讯言……)
然后是教之兴废(四兴六废),教者能同时把握教之兴废,才能够达到“喻”的状态,进而是和易以思考的“善喻”,再到“长善救失”。
如上这些都是从教者的角度来说的,教者最重要的一个方面是作为“道”的化身让学生继其志,另外一个是通过喻、善喻和长善救失,在学生的心上做工作,让学生回归正道。所以尊师是为了重道,择师关系着后续一系列教和学的过程,关系着能否继志,关系到是否和“道”。所以择师非常重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4 天前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Wudixing 发表于 2025-10-31 23:24
教之大伦(七件事:开学四礼和日常三规)官先事士先志是从系统层面来定义“学”
安亲乐信是学习的核心心法 ...

第九周第六天:梳理一下,从“教之大伦”经过”安学亲师乐友信道”、“教之兴废”、“喻”、“善喻”、“善教”、“继志”、“择师胜择君”,这一段论述的内在理路(逻辑)链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3 天前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九周第七天
梳理一下,从“师不为臣”经过“进学之道”、“记问听语”、“比物丑类”到“务本”,这一段论述的内在理路(逻辑)连接。
答:“师不为臣”是指尊师,哪怕是君王也要殷服于以师做为代表的“道”。在此之后,都在围绕着“道”在讲,进学之道是从学生的角度来讲“道”,善学、善问和善答,如何坐进学的道里(为了追求道而学习,教学共同体的目标就是追求道)而记问听语是从师者的角度来讲“道”(记问之学、听语到语之)。然后再讲跟学和教都相关的“道”~比物丑类,把一大堆类似又混乱的素材(比物),在扭者之力的统御下,扭出“类”,德、道、信、时,学者和教者直接追求这大德、大道、大信、大时,则是务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前天 21:2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周第一天 ,再次把握一下,学记讲了个什么?有什么用处?
答:学记讲了学和教这两件事,进学之道和教学之道。
讲清楚了一个人如何成器知道的路径和关键点,让人可以遵循这个路径去日日精进,进而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
也讲清楚了师者(道的化身)为尊的地位,师者的标准,以及师者如何创造与维护一个教学共同体,教学相长,让师生一起抵达道的彼岸。
最终达到内在大德大道大信大时的境地,外在謏闻、动众和化民成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22:5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天,假如你要向别人推荐学记,你觉得学记最值得推荐的是什么?
读完学记,颠覆了对学这件事的认识,也颠覆了对教这件事的认识。
华夏之“学”的内涵和深意不在于通常所认为的学知识,学技巧,学方法。而是让人和更大的道相合,跟天地相和,让人成为“人器”,成为顶天立地的人。
对应于“学”,“教”也不仅是知识的传递,“师”也不仅是一个知识更加丰富的人。教者能喻、能善喻、长善救失、博喻,是那个心灵的摆渡人,也是影响学生向道,并在教学中和学生一起成长的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 渝ICP备16002156号 )渝公网安备50011202505060号

GMT+8, 2025-11-4 00:26 , Processed in 1.104064 second(s), 14 queries .

学员作业空间非开放社区 公安备案50011202501312 工商备案 500112000037503

重庆市珑夫心理 @Discuz!GB X3.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