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农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liying

李影的《学记》作业本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5-10-17 08:41:40 | 显示全部楼层
2025年10月17日
第7周第6天


回答问题:

学记说,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不学操缦,不能安弦;不学博依,不能安诗;不学杂服,不能安礼。不兴其艺,不能乐学。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夫然,故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也。《兑命》曰:“敬孙务时敏,厥修乃来。”其此之谓乎!请问:什么是敬孙务时敏?

答:  敬孙务时敏,厥修乃来
敬:敬畏、恭敬。对学问、对师道抱有庄严郑重的态度,不敢轻慢。
孙(逊):谦逊、虚心。内心谦虚,能放下成见,才能容纳新知。
务:致力于、专心于。心无旁骛,专注于此。
时:行逢其时,事逢其时,恰到好处,不多不少
敏:准确及时。
对应学者的角度,对待老师就像对待大道,一心求道,即使没有找到对应的老师,古圣先贤留存下来的经典就是老师,比如《学记》这本书,首先保持着他是正确的,而不敢轻慢,才能虚心地接受里面讲的内容,然后专注于理解清晰里面的含义,这个理解包含着实践,体悟,肉和灵都在现场,把人校准到对应的场景,时机,然后灵活做出符合当下的反应,准确的展示行为,这应该就是会做人会做事了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10-18 10:47:02 | 显示全部楼层
2025年10月18日
第7周第7天


回答问题:

学记说,今之教者,呻其占毕,多其讯言,及于数进,而不顾其安,使人不由其诚,教人不尽其材。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佛。夫然,故隐其学而疾其师,苦其难而不知其益也。虽终其业,其去之必速,教之不刑,其此之由乎!请问:什么是教之不刑?

答:  人之所以要学,是因为人是容易被侫邪之气污染的,必须要通过学养性养正养志养德,学校老师之教,完全没有修改一点点人身上的佞邪之气。所以父母要通过学习清理修正观念,正己化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10-19 08:25: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liying 于 2025-10-19 15:01 编辑

2025年10月19日
第8周第1天


回答问题:

学记说,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陵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发然后禁,则扞格而不胜;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燕朋逆其师;燕辟废其学。此六者,教之所由废也。请问,教之兴废是怎么实现的?
答:能够根据学者的表现来预测其心理需求,在恰当的时机给予引导和启发,让学者能够有节奏的按照教着预测的规划稳步向前学习,并且学习的过程,学者于学者互相观摩交流促进,这就是教之兴了。
反之则教之废,所以教者的兴要能时时观察体会到学者的心理,并作出恰当的回应,而教者的废说明教着心中教者之志,之职,之事,之规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10-20 11:39:58 | 显示全部楼层
2025年10月20日
第8周第2天


回答问题:

学记说: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人师也。故君子之教,喻也。请问什么是喻?学记说,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请问什么是善喻?



答:喻就是多抽象多生涩难懂君子都能比物丑类说得很具体,很直接,很形象,人一听就知道怎么操作了,而善喻呢,就是不仅包含了喻,还在喻的基础上把合道的道理说清楚,合道则善,所以就能趋于吉祥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10-21 19:53:43 | 显示全部楼层
2025年10月21日
第8周第3天


回答问题:

学记说,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请问和易以思是什么意思?



答:和,教者和学者的共舞,学习和学者是紧密的一个共同体,阴阳相相推,和而不同,在和的基础上启发新的思想。
易:将容器中低熔点的锡注入模具,铸造新器皿。
和易以思启发的新思想和现实生活结合起来,不断融合,不断提升,在这个过程中就是思考的过程,用心思考,心和手相融合,从而知行合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10-22 09:58:05 | 显示全部楼层
2025年10月22日
第8周第4天


回答问题:

学记说,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其言也,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可谓继志矣。请问什么是继志?



答:善教者,必定是能謏闻动众化民成俗,能使其学者敬孙务时敏,道传到了教者这里,又从教者传到学者的心里,源源不断,川流不息,如此,学者便能继承了教者的志,也就是对道矢志不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10-23 09:46:54 | 显示全部楼层
2025年10月23日
第8周第5天


回答问题:

学记说,君子知至学之难易,而知其美恶,然后能博喻,能博喻然后能为师,能为师然后能为长,能为长然后能为君。故师也者,所以学为君也,是故择师不可不慎也。《记》曰:“三王四代唯其师。”其此之谓乎!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是故君之所以不臣于其臣者二:当其为尸,则弗臣也;当其为师,则弗臣也。大学之礼,虽诏于天子无北面,所以尊师也。请问,怎么尊师?


答:尊师的前提是学者的心和师者心,心心相印,志同道合,一心向着道。有了这个向往和志向,师者能长善教人又能知其心救其失,学者可以和易以思,能体验到学的乐趣,敬孙务时敏,学者自然就尊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10-24 18:38:58 | 显示全部楼层
2025年10月24日
第8周第6天


回答问题:

学记说,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不善问者反此。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不善答问者反此。此皆进学之道也。请问进学之道有些什么纲目?


答:师,学,道是一个共同体,一起为教学的目标乐而行之。善问是善学的继续延伸,学者被心中所惑囚住,朝着学道的行走之路解惑,是自然自发的过程,是自心的驱使,抱着道的学和惑愉快的前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10-25 17:58:12 | 显示全部楼层
2025年10月25日
第8周第7天


回答问题:

学记说,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必也听语乎!力不能问,然后语之,语之而不知,虽舍之可也。请问要有什么样的能力才可以为师?


答:謏闻,动众,化民,道的载体,能知学者的心,并能救其心,能豫时孙摩,能在实施教学中掌握教的兴和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10-26 08:30:2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liying 于 2025-10-26 08:34 编辑

2025年10月26日
第9周第1天


回答问题:

学记说,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始驾马者反之,车在马前。君子察于此三者,可以有志于学矣。请问可以有志于学的条件是什么?


答:有好奇和踏实的心,把一块块皮布耐心的缝制出来会是怎么样,懂得基本的原理,对自我创造力的的好奇和探索,并持之以恒实现它,懂得基本的技术。其实就是对道保有向往之心,然后用心实践理解的内容,保持心的使用朝着道的方向进行,躬身入局,亲身体验学的过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 渝ICP备16002156号 )渝公网安备50011202505060号

GMT+8, 2025-11-4 00:26 , Processed in 1.077261 second(s), 13 queries .

学员作业空间非开放社区 公安备案50011202501312 工商备案 500112000037503

重庆市珑夫心理 @Discuz!GB X3.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