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农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占欢《学记》的作业本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5-10-16 14:18:31 | 显示全部楼层
2025年10月16日
第7周第5天



回答问题:

大学始教,皮弁祭菜,示敬道也。《宵雅》肄三,官其始也。入学鼓箧,孙其业也。夏楚二物,收其威也。未卜禘不视学,游其志也。时观而弗语,存其心也。幼者听而弗问,学不躐等也。此七者,教之大伦也。《记》曰:“凡学,官先事,士先志。”其此之谓乎!请问:什么是官先事士先志?

答: 不同的人,受教育的内容是不同的。对于做官的人,应该先学习如何办事,具备实际的工作能力和经验;但是对于学者来说,先要确定自己的志向,明确自己的研究方向和目标。

学者遇到所有困境,都是源自于以自我为中心的外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10-17 14:54: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走出非洲的面纱 于 2025-10-17 14:56 编辑

2025年10月17  第六天(第六天)学记说,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不学操缦,不能安弦;不学博依,不能安诗;不学杂服,不能安礼。不兴其艺,不能乐学。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夫然,故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也。《兑命》曰:“敬孙务时敏,厥修乃来。”其此之谓乎!请问:什么是敬孙务时敏?
最理想的教育是,在校按正当的典籍进行,离校后始终遵循不疑。这犹如不练习弦上操作手法就不能演奏琴瑟,不学习比兴之法就不能作诗明志;不学习杂事就不能理解和实践各种礼仪;同样,不喜欢自己的学业,就不可能以学为荣。所以,君子对于学业,总是致力于情志的修养,技艺的修习,居处的严谨,交游的端庄。做到了这些,就能专心于学而敬爱师长,亲爱朋友而信守道义,因而即使离开他的老师和朋友也不会背离老师的教导。《兑命》说:“专心、渐进而又及时领悟,那他的学业就会有成就。”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10-18 19:45:37 | 显示全部楼层

2025.10.18

【问题】
学记说,今之教者,呻其占毕,多其讯言,及于数进,而不顾其安,使人不由其诚,教人不尽其材。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佛。夫然,故隐其学而疾其师,苦其难而不知其益也。虽终其业,其去之必速,教之不刑,其此之由乎!请问:什么是教之不刑?

【回答】
时教退息正业居学代表的“敬孙务时敏”气吞万里如虎,转移到,呻其占毕- “无魂之教”;
官事士志的教之大伦,转移到,教人不尽其材的“盲瞽之教”;
蛾子时术之小成大成,转移到,施之也悖,求之也佛的 “悖逆之教”;
斅学半不足自反困而自强,转移到,使人不由其诚的人“违心之教”;
念终始典于学以制器成器,转移到,及于数进而不顾其安的“焦躁之教”;
謏闻、动众、化民成俗,转移到,呻其占毕的“无魂之教”;
斅学半不足自反困而自强,转移到,呻其占毕 - “无魂之教。
如此一来 ,学作为既是个人生命的最高修行,也是民族复兴的最深根基,俨然成了另一副不堪的样子
“学业”从学生心中隐藏起来,找不到去了哪里(隐其学),原来心中装"学”的地方换成了装对老师的怨恨(疾其师),仇视学所带来的困难(苦其难),完全不可能到达学的好处(而不知其益)
即使勉强混完了几年学历(学习经历),所见到的被迫注意到的东西,都会很快忘掉(虽终其业,其去之必速)
学校老师之教,完全没有修改一点点人身上的佞邪之气(教之不刑)。
如此“呻其占毕,多其讯言,及于数进,而不顾其安,使人不由其诚,教人不尽其材”的嬉戏之学,彻底荒废了教学基础,使人入侫邪的大门敞开失守。是谓“教之不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10-19 19:11:26 | 显示全部楼层
2025年10月19
第八周第一天
学记说,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陵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发然后禁,则扞格而不胜;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燕朋逆其师;燕辟废其学。此六者,教之所由废也。请问,教之兴废是怎么实现的?
教之兴是通过豫、时、孙、摩来实现的。最好的教育方法是,禁止于发生之前,这叫预防;当需要教学时教育,这叫及时;教学不超越等级次序,这叫循序;相互观察,取人之长,这叫观摩。这四个方面,就是教育所以兴旺的原因。
教育失败的原因:事情已经发生,然后予以禁止,势必心怀抵触而不能承受;时机已过然后学习,必然艰苦加倍而难以收效;施教杂乱而不讲次序,势必学业坏而不能成功;独学无友,不能切磋,势必孤陋寡闻,学业难进;结成朋党,相互隐私护短,必然违背师教;行为邪僻,品行不端,必然是荒废学业,玷辱学说。这六个方面,就是教育衰败的原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10-19 19:11:28 | 显示全部楼层
2025年10月19
第八周第一天
学记说,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陵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发然后禁,则扞格而不胜;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燕朋逆其师;燕辟废其学。此六者,教之所由废也。请问,教之兴废是怎么实现的?
教之兴是通过豫、时、孙、摩来实现的。最好的教育方法是,禁止于发生之前,这叫预防;当需要教学时教育,这叫及时;教学不超越等级次序,这叫循序;相互观察,取人之长,这叫观摩。这四个方面,就是教育所以兴旺的原因。
教育失败的原因:事情已经发生,然后予以禁止,势必心怀抵触而不能承受;时机已过然后学习,必然艰苦加倍而难以收效;施教杂乱而不讲次序,势必学业坏而不能成功;独学无友,不能切磋,势必孤陋寡闻,学业难进;结成朋党,相互隐私护短,必然违背师教;行为邪僻,品行不端,必然是荒废学业,玷辱学说。这六个方面,就是教育衰败的原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10-20 21:43:48 | 显示全部楼层
2025年10月20日
第八周第二天
回答问题:
学记说: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人师也。故君子之教,喻也。请问什么是喻?
学记说,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请问什么是善喻?

君子既懂得了教育所以兴旺的原因,又明白了教育所以衰败的原因,然后就可以做老师了。君子的教育,是引导而不强拉,勉励而不挫伤,启发而不说尽。引导而不强拉,师生之间就融洽;鼓励而不挫伤,学生就会感到容易接受;启发而不说完,就能促进学生思考。师生和谐,学有信心而又促进思考,可以说是很完善的教育了。
1.喻,以形象生动的类比说理,使人轻松愉快接受一个观点或主张。
君子之教,同时把握“教之所由兴”和“教之所由废”,既能有效发挥教学共同体建设性生发的正面力量,又能绕开破坏性的陷阱,节奏一致,互相鼓舞,不是喋喋不休灌输观点,而是深入浅出地用类比、故事、启发,在学者心中安神,实现教学共同体认知的超越升华。
2.善喻,和易以思,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教学共同体催化了学者的“志思神心德”完美生成协同运转,其内在生命力进入了一个源源不断地创造性阶段 。既能脚踏实地生活,又能胸怀天下,知行合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10-21 19:16: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走出非洲的面纱 于 2025-10-21 19:48 编辑

2025年10月21日8.3
学记说,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请问和易以思是什么意思?
我的理解:学生往往有四种失误,老师必须明了。人们求学明道,有的人失于贪多求全,有些人失于孤陋寡闻,有些人失于轻忽随便,有的人失于固步自封。这四种情况,各人的心情是不同的。教师只有明白学生的心意,然后才能补救他的不足。教育,也就是培养、发扬学生的长处,而补救、避免学生的短处。
和易以思:师生和谐,学有信心而又促进思考,可以说是很完善的教育了。有点像特教老师待孩子,首先强调师生关系,其次交代给学生的任务让他有信心,最后促进他的思考和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10-22 13:07:15 | 显示全部楼层
2025年10月22日8.4
第四天,学记说,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其言也,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可谓继志矣。请问什么是继志?
和曲念歌能吉祥的人,能够让人将其歌声继续相连下去;教育人能够吉祥的人,能够让人将其志向继续传递下去。他说话,说的不多却通达,缓慢却极其有力量,很少用来分析比喻,却能让众人轻松愉快泛舟与其观点之中,这就能够继承其志向。
举擅长唱歌者的例子,其实强调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的引导作用,以及对学生主动性的激发。
继志:我不知道具体用什么语言来解释。我举一个例子吧,来向阳学习之前,李宝珍和方武老师的名字如雷贯耳。来了之后,经常听到方武老师“骂人”的声音,尤其是第一次来向阳,经常听到他骂人。自己也莫名其妙地被骂了,比如我问”哪里有垃圾袋呢?”得到回复:“没有,神经病,污染环境东西要他干什么。”后来我说话比较小心翼翼,比如我说“这里虽然简陋,但是还是很适合居住和学习呢!”他回复:“你他妈的会不会说话?啊,什么是简陋?缺你吃还是喝了。”但是当我仔细了解方老师和李老师的思想观点,去学习他们对待特教、特殊孩子的态度,我会被他们的大爱深深震撼。金钱、名利、儿女、个人的利益等等都没有那么重要。那怕无儿无女,哪怕穿得破破烂烂,哪怕自己挣得钱返给他们认为值得的人和事。对待人性,他们是包容的;对待事情,他们是严厉的。我好像找到另外的一种活法——简简单单的人生,简单简单地说话做事,没有那么多地人际关系冲突,没有那么多地世俗拖累。
最近这一周第二次过来了。与上次不同,他除了“骂人”,还会说一些额外的话题,比如“膝盖莫名其妙淤青,痛!”“老狗得了癌症啊,我和李老师只有轮流起夜守着。”我心痛地说;“方老师,你要照顾好自己啊!”他大笑:“怎么照顾自己啊,你们过来照顾我吗?你想得真美!像太监伺候皇宫娘娘那样,哈哈哈。你留下来吗?”我一下子愣住了,大脑认真思考:住哪里吃什么对我无所谓,余生反正做特教或者与人这类型的工作。照顾他们,接受他们的熏陶也不错,这来向阳工作一辈子也可以的的,还有这么多优秀的老师呢。而且生活简单,消费也不高吧。但是我儿子怎么办呢?学校不好搞呀,他还是要靠近他爸爸呀。可能方老师无论如何都意识不到我在思考这么多,他解嘲大笑:”死不了,哈哈,我还要挣你们的钱,多多报课来学习哈。”
嗯,继志怎么发生的,我不知道。但是就是发生了。而且他们什么也没有说,我也什么也没有说。他们这是做,我自然而然地向他们靠近而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10-23 13:11: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走出非洲的面纱 于 2025-10-23 14:19 编辑

2025年10月22日8.5
8第五天,学记说,君子知至学之难易,而知其美恶,然后能博喻,能博喻然后能为师,能为师然后能为长,能为长然后能为君。故师也者,所以学为君也,是故择师不可不慎也。《记》曰:“三王四代唯其师。”其此之谓乎!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是故君之所以不臣于其臣者二:当其为尸,则弗臣也;当其为师,则弗臣也。大学之礼,虽诏于天子无北面,所以尊师也。请问,怎么尊师?

君子只有懂得最高境界的难与易、美与丑,然后才能广喻博晓;能广喻博晓,然后才能做老师;能做老师,然后才能做官长;能做官长,然后才能做君王。所以,学为人师就是学为人君。为此,选择老师不可不慎重。古《记》说:“虞夏商周三王四代所以至治就在于重视师道。”说的不就是这个意思吗?教育最根本的道理,难在尊敬老师。因为,只有敬重老师,才能确信老师所传之道;只有确信老师所传之道,才能使庶民百姓都重视教育。为表示对老师的尊敬,君王不把臣下看作臣下的有两种人:一是当此臣担任祭祀之代受祭者的时候,就不把他看作臣下;二是此臣是老师,就不把他看作臣下。大学的礼法是:即使对天子讲学,老师不居北面臣位,而居面西之主位,而天子居宾位,这就是为了表示对老师的敬重。
如何尊师?——个人浅陋的看法:在之前的人生经历中,我觉得自己心中是尊敬老师的,其实没有太多的概念,也没有太具体的行为;跟着陈刚老师学习的这几年,我逐步敬重我的父母,感恩我的父母,头脑意识到位了,但是外显的行动还是不够;所以对老也没有真正地做到敬重,对他的敬重要刻在心底,表现在行动上。
我自己去老师那里做咨询,回家听录音,发现自己有时候和老师说话非常随意(想到那里说那里、经常打断老师说话),现在心中非常愧疚,也不是说我的心里不敬重老师,就是尊敬父母做得不够,没有很好地常规吧。所以迁移到老师身上,从外人看过来,无论是心底、语言、行动上,都不够敬重老师吧。对我而言,从不打断老师说话开始。还有我多观察下周围的人,如何在具体的行动上敬重老师的。还有我需要回到我的根上去做工作,就是恭敬我的父母。
复盘自己昨天的行动,昨天对待方老师李老师就不够尊重。(我心里很想问:两位老师一辈子做特教事业,有没有后悔?感谢您们,为我们这些后辈提供一个榜样的模板。让我觉得人生原来有这么多不同的活法。)但是自己说这个话的场合不合时宜,这些话还没有说出口就被方老师“骂回来了”了!闭嘴,看场合说话,说合适的话,可能是我一辈子的可能,吃亏多了,受打压多了,当是教学费吧。问我生自己的气吗,生,可能已经40+岁了,我能做的就是接纳自己的基础上,调整改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10-24 19:25:36 | 显示全部楼层
2025年10月24日8.6
第六天,学记说,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不善问者反此。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不善答问者反此。此皆进学之道也。请问进学之道有些什么纲目?
善学习、善提问、善回答。
善于学习的人,老师轻松而效果加倍,而又归功于老师;不善学习的人,老师辛苦而效果减半,而又怨恨于老师。
善于提问的人,总是像攻治竹木,先治容易的地方,然后攻治关节处。经过长久努力,就能相互愉悦地解决疑难。不善提问的人与此相反。
善于回答别人提问的,好像撞钟,撞得重则声音大些,撞得轻则声音小些,就在不慌不忙中解决了疑难。不善于回答的则相反。
这些都是进德修业的基本原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 渝ICP备16002156号 )渝公网安备50011202505060号

GMT+8, 2025-11-4 00:26 , Processed in 1.106752 second(s), 12 queries .

学员作业空间非开放社区 公安备案50011202501312 工商备案 500112000037503

重庆市珑夫心理 @Discuz!GB X3.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