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农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陈静的《学记》学习记录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5-10-13 08:14:19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天,学记说: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兑命》曰:“念终始典于学。”其此之谓乎!请问:什么是念终始典于学?


答:人之生活生存生命终始都需致于学,人之立德立业立言终始都需典于学。学如同劳动一样,是人之为人的本能和基本属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10-14 08:48: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流水拨动琴弦 于 2025-10-14 08:58 编辑

第三天,学记说,“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斅学半。”其此之谓乎?”请问:什么是斅学半?


  答:“斅学半”指带有强制规范的教导,是促成学习完成的另一半关键因素。学是严肃的,不是儿戏,不是为了找快乐、找安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10-15 13:02:54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四天,学记说,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夫然后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说服而远者怀之,此大学之道也。《记》曰:“蛾子时术之。”其此之谓乎!请问:什么是蛾子时术之?


  答:蛾子时术之,指全时全息投入于学,一是点滴积累、持续不断;二是如蛾子有向光性,始终如一地奔向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10-16 08:49: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流水拨动琴弦 于 2025-10-16 09:12 编辑

  第五天,大学始教,皮弁祭菜,示敬道也。《宵雅》肄三,官其始也。入学鼓箧,孙其业也。夏楚二物,收其威也。未卜禘不视学,游其志也。时观而弗语,存其心也。幼者听而弗问,学不躐等也。此七者,教之大伦也。《记》曰:“凡学,官先事,士先志。”其此之谓乎!请问:什么是官先事士先志?


  答:围绕学,相关办学机构及人员要做好系统维护,把办学之事做好;学之师生要落实系统核心要义,首要是立学之志,师守教之七伦,生尊师敬师应师随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10-17 08:42:4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流水拨动琴弦 于 2025-10-18 10:32 编辑

  第六天,学记说,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不学操缦,不能安弦;不学博依,不能安诗;不学杂服,不能安礼。不兴其艺,不能乐学。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夫然,故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也。《兑命》曰:“敬孙务时敏,厥修乃来。”其此之谓乎!请问:什么是敬孙务时敏?

   答:敬孙务时敏,厥修乃来

         对学问、对师道抱有庄严郑重的态度,不敢轻慢;内心谦虚,能放下成见,才能容纳新知;心无旁骛,专注于此;行逢其时,事逢其时,恰到好处,不多不少;准确及时。与鬼谷子本经阴符七术完全吻合。

  
    摘录小迪答案,有启发:
    敬:尊师重道,坐进学道。
    孙:虚心实腹,学不躐等。
    务:搏斗专注,收威游志。
    时:应时而动,恰到好处
    敏:天然警觉,亲师乐友。
  “敬孙务时敏”共同铸就学者“藏焉修焉,息焉游焉”的完整生命状态。
    敬孙务时敏→道(正)德(人)仁(恕)义(遵)礼(安)
    敬孙务时敏→位(虚平以待)明(辐辏并进)德(勿坚而拒)赏(信赏正刑)问(荧惑不在)
    敬孙务时敏→人(天命)事(做事)职(职责)务(务实)学(内外联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10-18 10:33:2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流水拨动琴弦 于 2025-10-18 10:44 编辑

   第七天,学记说,今之教者,呻其占毕,多其讯言,及于数进,而不顾其安,使人不由其诚,教人不尽其材。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佛。夫然,故隐其学而疾其师,苦其难而不知其益也。虽终其业,其去之必速,教之不刑,其此之由乎!请问:什么是教之不刑?


  答:老师的重要功能之一是刑学生之佞邪之气,通过学的养性养正养志养德引领其入正道固正德(符言:“诚畅于天下”),则其佞邪之气可“禁于未发”(符言:“所不见闻者,莫不暗化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10-19 20:03:5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流水拨动琴弦 于 2025-10-19 20:31 编辑

第八周回答问题   第一天,学记说,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陵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发然后禁,则扞格而不胜;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燕朋逆其师;燕辟废其学。此六者,教之所由废也。请问,教之兴废是怎么实现的?


   答:       教之兴有四:豫(禁于未发,对学生之教有预则立)、时(当其可,时至而动,逢机而动,时间空间身心之当)、孙(不陵节而施,有节奏的秩序感)、摩(相观而善,学习共同体,良好学习生态)。
       教之废有六:
不豫(对学生之教不预则废)、不时(无当,无时机可言,随波逐流、浑浑噩噩)、不孙(失却秩序,混乱杂作)、不摩(封闭、死水,无活力学习生态)、燕朋(有毒学习生态元素)、燕辟(对学习有毒行为)。
         教之兴废由师生共同的德行修为决定,如能共同在豫时孙摩上立住则学兴,反之则师生关于学之共同体崩塌而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10-20 11:21:4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流水拨动琴弦 于 2025-10-20 11:53 编辑

  第二天,学记说: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人师也。故君子之教,喻也。请问什么是喻?学记说,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请问什么是善喻?


答:和易思——善喻 。
      和:道而弗牵,引其心上道、交由神(威)带——人被道自然作用、人与自然和合;
      易:强而弗抑,促其心(从“声—音”)行动——人在新频道新状态下主动以“易”;
      思:开而弗达,助其心开阖自如、直抵世界——世界与我、我与世界之思;
      喻:教化进程,道弗牵(坐进此道)——强弗抑(心之能量激活)——开弗达(乾:天行健、自强不息)。善喻指老师能与学生组成运转良好的学习共同体,此共同体循道而行、阴阳相胜相推(变化顺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10-21 12:54: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流水拨动琴弦 于 2025-10-21 13:06 编辑

第三天:学记说,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请问和易以思是什么意思?
   


    答:和易以思是老师与学生组成的教学共同体其顺畅运转的方法或状态。和易以思为喻,善喻者即为善师。
           善师要长善救学生之四失,即:
           失多:对世界的认知无限割裂;
           失寡:对世界的认知无法精微;
           失易:对世界的把握无限流变;
           失止:对世界的把握封闭限制。
           四失导致学无当,教师需以“和易思”的操作救其四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10-22 13:25:1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流水拨动琴弦 于 2025-10-22 13:28 编辑

第四天,学记说,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其言也,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 ,可谓继志矣。请问什么是继志?


   答:继志,学生承续教师之志,教师内心之志这个声,以音的形式达于学生,被学生吸纳内化为其个人之志。这个过程顺畅,学生就全然地承续了教师之志。
       要达成继志的教学效果,需要教师之声简约而直抵核心,精微而可抵隐藏深处的要义,不需要比喻直达道之现场。这三点要求或效应,是善教的具体体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 渝ICP备16002156号 )渝公网安备50011202505060号

GMT+8, 2025-11-4 00:27 , Processed in 1.111147 second(s), 14 queries .

学员作业空间非开放社区 公安备案50011202501312 工商备案 500112000037503

重庆市珑夫心理 @Discuz!GB X3.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