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流水拨动琴弦 于 2019-12-7 22:59 编辑  
 
原文: 
转圆法猛兽 
     转圆者,无穷之计也。无穷者,必有圣人之心,以原不测之智;以不测之智而通心术,而神道混沌为一。以变论万类,说义无穷。智略计谋,各有形容,或圆或方,或阴或阳,或吉或凶,事类不同。故圣人怀此用,转圆而求其合。故与造化者为始,动作无不包大道,以观神明之域。 
     天地无极,人事无穷各以成其类;见其计谋,必知其吉凶成败之所终也。转圆者,或转而吉,或转而凶,圣人以道,先知存亡,乃知转圆而从方。圆者,所以合语;方者,所以错事。转化者,所以观计谋;接物者,所以观进退之意。皆见其会,乃为要结以接其说也。 
 
查字: 
转:①本义,动词:轮子飞旋、滚动 zhuǎn。         
              我心匪石,不可转也。——《诗 • 邶风 • 柏舟》  
              故善战人之势,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势也。——《孙子 • 势》  
②动词:旋动,改变方向 zhuǎn。                  兵生于治而异,俗生于法而万转。——《商君书 • 立本》   
③动词:中介传递 zhuǎn。              ④动词:迂回,绕圈子。zhuàn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唐 •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峰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宋 • 欧阳修《醉翁亭记》  
  圆:①本义,名词:鼎口流畅的弧圈。 本义消失  
②名词:圈形,从中心点到周边任意点等距的形、体。                  圆,圜全也。——《说文》  
              圆,周也。——《玉篇 • 囗部》  
              中吾规者谓之圆。——《墨子 • 天志》  
              百工为方以矩,为圆以规。——《墨子 • 法仪》  
③形容词:从中心点到周边任意点等距的。        
             天道曰圆,地道曰方。——《大戴礼记 • 曾子天圆》  
④形容词:均衡的,面面俱到的,周全的。                  蓍之德,圆而神。——《易 • 系辞上》  
              孔子能方不能圆。——《监铁论 • 论儒》  
              万俗皆走圆,一身犹学方。——唐 • 孟郊《上达奚舍人》  
           ⑤动词:使平稳,使面面俱到,使完满。                  况屈指中秋,十分好月,不照人圆。——宋 • 辛弃疾《木兰花慢 • 滁州送范倅》  
             ⑥形容词:不滞涩的,流畅的,润滑的。    圆润  
             穷:①本义,形容词:身居洞穴,活动不自由。 本义只见于古文。 
②形容词:困顿的,不得志的。                   固将愁苦而终穷。——《楚辞 • 屈原 • 涉江》 
              ③动词:终结,尽,完。                穷,极也。——《说文》 
              穷,竟也。——《小尔雅 • 广诂》 
              穷高极远,而测深厚。——《礼记 • 乐记》 
             ④动词:追究。   穷诘 穷究          穷根究底 穷究根源 穷原竟委 穷追不舍   
              穷理尽性,以至于命。——《易 • 说卦》 
⑤形容词:物质上困顿的,贫困的。        
              穷,贫也。——《广雅》 
              故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孟子》 
              ⑥副词:毫无收获地,一无所有地。            计:①本义,动词:众人一同商议、谋划。                 以能遂疑计恶。——《国语 • 吴语》 
              计,谋也。——《广雅》 
②名词:谋略,策略,方案,方法。  
              以六计弊群吏之治。——《周礼 • 太宰》 
              计者,事之本也。——《战国策 • 秦策》 
③动词:推算,分析数据。                    計,会算也。——《说文》 
              计数刚柔也,轻重也,大小也,实虚也,远近也,多少也,谓之计数。——《管子 • 七发》 
             ④名词:测量并标示指数的仪表。      /     温度计      方: ①本义,动词:放逐,剔发披枷,流放边疆。  本义后由“放”代替               维鹊有巢,维鸠方之。——《诗 • 召南 • 鹊巢》  
              ②名词:边塞,边境。                    方,表也。——《广雅 • 释诂四》  
             ③名词:与中央相对的、各具特色的四处小行政区域。                 先王以省方观民设教。——《易 • 观》   
              天地广远,品物多方。——《三国志 • 魏 • 嵇康》     ④名词:边,侧。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 • 秦风 • 蒹葭》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晋 • 陶渊明《归园田居》 
              ⑤名词:正四边形,正四边形边乘边所得的平面面积。                   方,矩也。——《集韵 • 阳韵》  
              方,圆之对,矩所出也。——《正字通 • 方部》  
              方,比也。——《广韵 • 阳韵》               圆者中规,方者中矩。——《周礼 • 考工记 • 舆人》  ⑥形容词:正四边形的,规则的,正直的。                 方,正也。——《广雅 • 释诂一》  
              中吾矩者谓之方,不中吾矩者谓之不方,是以方与不方,皆可得而知之。此其故何?则方法明也。——《墨子 • 天志中》               木石之性,安则静,危则动,方则止,圆则行。——《孙子 • 势》  
             ⑦量词:片,块,团。                   周垣之高八尺,五十步一方。——《墨子 • 备城门》  
⑧副词:正,刚刚,才。        方便          方才 方今         方兴未艾               方,始也。——《广雅 • 释诂一》  
              方苞方体,维叶泥泥。——《诗 • 大雅 •行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