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入门》第四周 
磨刀功课  
        在此之前,好像还真的没有整理过自己的学习方法,好像是因为不用给人交代,所以也没有好好澄清的必要。今日我还在想,这个家庭的运作是不是应该有一个预案在心里,平常日子怎么过,突发情况怎么处理。生出这个想法是因为感觉到时间精力都不能这么随手拈来,也就是不富裕了。所以正好,从学习方法这里开头。  
「学习方法」      
      我打算使用的学习方法。       第一步.熟悉:尽量在一周的前两天完成这个步骤,目的是给心里打一个底,尽量从根本处去理解文本,有利于合一。这个步骤需要完成的工作:熟读、查字正音、译文、背诵。       第二步.发酵:以背诵为径,背诵是一个放进来的过程,把书上的东西读成自己的。有意识地理论联系实际,换框架。       第三步.输出:形成一个尽可能完整的分享内容。       第四步.总结:以四个星期为一个周期进行学习总结。  
      每日打卡:1.程序性练习至少一次。                        2.背诵。                        3.逛帖子,本组优先。                        4.查看群消息  
「读书规则」  
      因为写作业,又仔细地阅读了一遍规则,实际上从内容上来说与往次的读书活动并没有太大的区别,最大的变动就是要进行“呈现”了,这一点对于我来说也是一项有难度的工作,但凡是有难度的工作,很可能就会行驶自己的选择权——做或者是不做。因为规则的出现,这个选择权被收回了,成为了必选项。可能产生的变化就是,我又有一些“荒于嬉”的时间会被回收回来做这些我自己觉得要做但是可能不知道什么时候回去做的事情,我认为是一个利好。  
      因为被选出来的关系,我可能会更多地站在规则一边,而不去“找例外”。合理性本身不是一个绝对的概念,就像辩论赛,我不管站在哪一边都会找到支持持方论点的论据,但是那样做的目的是赢得比赛,而现在,我并没有一个对过的反方需要我去打败,那规则对于我的意义,就是是不是帮助我往这对的方向前进。我认为严格一些的帮助大于阻碍。破立之间,我相信每个人都有值与不值的判断,这可能是一个集合,但是继续读,就是说明本身是个正向。  
      老师说“日常化”,那就是跟吃饭睡觉一般的事情,这些事情没有做完的时候,做完了就回去复命了。所以安分做好就是,也不要着急赶着“做完”,做完了要干嘛呢,是不是。所有的日常的事情加在一起,就是我们的生命的样子,谨慎地整理自己的“日常化”清单,要管一辈子的,不止,还要管小辈子的。  
      再说说弊端哈,近日分享了几个查字在群里,本意是觉得很有意思,想要众乐乐,结果搞得有同学以为这周有查字任务。这就是变化规则的弊端了。让人容易无所适从,莫名慌张。所以这种东西,一开始就要好好定,能不变是最好,要变也要微微微微地徐徐图之。像治国之策,好的就能管上千年,撇的就朝令夕改,也改朝换代。当然这是大义哈。我们这种管家婆呢,就可以反思一哈我们在家里制定的“政策”,特别是养娃的政策,有没有想一出是一出,让“黎明百姓”人心惶惶,不可终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