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课 振趋(教化与治疗)输出的行为(8)品控(守义术)评课 
一、课程进程记录 
(一)、课前回顾 
倒数第二节课了,什么心情?整理初心。回顾上节课内容: 
1、第一个问题,什么是摄心? 
2、第二个问题,什么是冒充自己? 
3、第三个问题,给人摄心的关键环节(操作)在哪里?启蒙。 
4、第四个问题,做到什么程度才算完成了? 
标准之一:有喜。喜以自所不见之事。 
标准之二:有后会。 
5、第五个问题,怎么能让穷急者见到自所不见之事?以奇用兵。 
好学伎术者为之称远,遭淫酒色者为之术。 
6、这样回顾后,对摄心术你会说什么?心术和接物都完成了。缺个通神。就是守义术。这就是今天要讲的一个操作。 
(二)、同学分享 
刘丹分享。试图去摄心的时候,摄不了,有个短,要从头做,解仇斗郄缀去,却语摄心还没办法做。 
(三)、新课 
1、振穷趋急做的最后一步, 要把内部的神通往外部的神。这样有两个意义: 
第一, 是说有一个工作标准。 
第二, 从根本上杜绝了通到情绪上的可能性。是佛教和道家的区别。 
这个工作叫做守义。这个操作意味着振穷趋急的输出获得了品质指标。 
2、怎么做?两个步骤:第一, 探心,深得其主也。找到这颗心的最高领导,谁在主他。第二个操作,以外制内。以外部事情的要求检查内部输出的正确性。怎么样去操作的精细并且正确?依据的原理是,事有系,由而随也。 
综合起来就是, 探心在,内以合也。在内部合上。以内合外。 
事成了人就成了。 
3、为什么要守义? 
(四)课后练习 说说守义术在中经八术中的地位? 
二、不同及思考 
1、对摄心术的具体操作没有琢磨到这么细致的地方。做到什么程度才算完成了?怎么能让穷急者见到自所不见之事?对完成这个标准还真是没想过,只是主观上的考虑,没从现实层面考虑。毕竟这是摄对方的心,对方是有反应的。 
2、对摄心术到最后一步守义术的过渡,自己的思考路径还是在外部,没有从从对方内部去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