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敏妈 于 2019-4-27 08:34 编辑  
 
第二章 
一默写 
德足以怀远,信足以一异,义足以得众,才足以鉴古,明足以照下,此人之俊也。 
行足以为仪表,智足以决嫌疑,信可以使守约,廉可以使分财,此人之豪也。 
守职而不废,处义而不回,见嫌而不苟免,见利而不苟得,此人之杰也。 
 
 
二、正音 
三,重要字词解释 
信 
信,,表示开口许诺。,表示用千言万语保证。造字本义:动词,许诺,发誓。[size=14.3999996185303px]文言版《説文解字》:信,誠也。从人,从言。會意。,古文从言省。訃,古文信。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信,诚实不欺。字形采用“人、言”会义,是会义字。,这是古文写法的“信”,采用有所省略的“言”作边旁。訃,  ①本义,动词:许诺,发誓。 信物                信誓旦旦。——《诗 • 卫风 • 氓》 
              信,言合于意也。——《墨子经》               定身以行事谓之信。——《国语 • 晋语》  
②副词:忠实地,坚定地。 信守  信守不渝  
③动词:当真,不怀疑。     信奉 信仰           信服 信赖  信任 信托     信鬼 信神   信教 信邪      信女 信徒        信则灵         信以为真        /        坚信               迷信  相信            他信 自信   半信半疑 深信不疑         善男信女  
④副词:听之任之地,随意地。  信笔 信步 信口            信天游       信口雌黄  信口开河 信手拈来   
⑤形容词:无可怀疑的,确实可靠的。 信贷    信风     信念 信条 信心    信然     信风带     
         信而见疑。——《史记 • 屈原贾生列传》  
              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贾谊《过秦论》               亲之信之。——诸葛亮《出师表》 
⑥副词:确实,实在。   义项只见于古文               烟涛微茫信难求。——唐 •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⑦名词:守诺品质,可靠性。  信义  信用    /   守信   言而无信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左传 • 庄公十年》               信义著于四海。——晋 • 陈寿《三国志 • 诸葛亮传》 
⑧名词:证物,标记,消息。   信标 信号   /  电信       音信   
⑨名词:函件。 信差 信鸽 信使            信访          信封 信笺 信纸       信函 信件    信筒 信箱 /        书信   通信 写信   
 
义 
“義”是“儀”的本字。義,甲骨文(羊,即“祥”,祭祀占卜显示的吉兆)和(我,有利齿的戌,威猛战具),表示吉兆之战。金文,篆文,承续甲骨文字形。篆文异体字(羊,即“祥”,祥和)和(弗,休战),表示休战和平,表达“道义”的另一层含义。造字本义:名词,出征前的隆重仪式,祭祀占卜,预测战争凶吉;如果神灵显示吉兆,则表明战争是仁道、公正的,神灵护佑的仁道之战。。《汉字简化方案》另造指事字“义” ,在“乂” (割、杀)上加一点指事符号 ,表示杀得有理、杀得正当。当“義”的“仪式”本义消失后,篆文再加“人”另造“儀”代替,表示程式庄严的典礼。 “意”* ,指个人的心思、想法,强调的是个体性和主观性;“義”,原指扬善惩恶的天意,后引申为公认的道德、真理、公认的文字内涵,强调的是普遍性和客观性;“意义”,指个人愿望与世间公理。           
[size=14.3999996185303px]文言版《説文解字》:義,己之威儀也。从我、羊。羛,《墨翟書》義从弗。魏郡有羛陽鄉,讀若錡。今屬鄴,本内黃北二十里。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义,我军威武的出征仪式。字形采用“我、羊”会义。羛,《墨翟书》上“義”字采用“弗”作边旁。魏郡有个地方叫“羛阳乡”,其“羛”字读作           “锜”。该地现属鄴县,本来在内黃县北边二十里的地方。  
 
才 
“才”是“材”的本字。才,甲骨文是象形字,字形像房柱与房梁的象形,像树杈,即远古简易建筑中的房柱,像房柱上架着的横木,即横梁。有的甲骨文与金文字形中的树杈模糊成实心点。有的金文将实心点写成一撇。 造字本义:动词,立柱架梁,开始建屋。篆文承续金文字形。甲骨文示帝王之才。当“才”的“梁柱”含义消失后, 篆文再加“木”另造“材”代替。在房架(才)之上加尖圆的屋顶,就是远古简易的独柱式房屋(余)  
文言版《説文解字》:才,艸木之初也。从丨上貫一,將生枝葉。一,地也。凡才之属皆从才。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才,草木初生的样子。字形由“丨、一”构成,“丨”像草木之茎贯穿地面,将生而未生枝叶;“一”表示地面。所有与才相关的字, 
           都采用“才”作边旁。    ①本义,动词:立柱架梁,开始建屋。   义项消失。          
②名词:建房用的房柱和房梁。    后由“材”代替。        
③名词:用途,能力,智慧。    才分  才干  才华  才力  才略  才貌  才能  才气  才情  才思  才学 才智        才人  才子           才高八斗 才貌双全 才思敏捷               才疏学浅         才子佳人     /       蠢才  奴才        干才  高才        怪才 鬼才 奇才         人才 天才         真才实学 
              任人之才。——《淮南子 • 主术》               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后汉书 • 张衡传》 
              况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资治通鉴》               乐里多才。——《列子 • 仲尼》 
              夫管子,天下之才也。——《国语 • 齐语》               试使斗而才。——《聊斋志异 • 促织》 
④副词:初始地,刚刚,正。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        方才 刚才      
              才数月耳。——《汉书 • 贾才传》               远县才至,则胡又已去。——《汉书 • 晁错传》 
              初极狭,才通人。——晋 • 陶渊明《桃花源记》               浅草才能没马蹄。——唐 •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宋 • 沈括《梦溪笔谈》     
 
明 
明,甲骨文(日,太阳) (月亮),表示白天与黑夜发光的两个天体(古人以为月亮在夜里发光)。有的甲骨文(月亮)(囧,窗牖),表示月光透过窗户照亮夜里的房间。造字本义:动词,日光或月光将空间照亮。金文、篆文承续甲骨文字形。籀文承续甲骨文字形。“明”侧重表示日光充足; * 侧重表示月光、  
文言版《説文解字》: 朙,照也。从月,从囧。凡朙之屬皆从朙。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 朙,日月照耀。字形由“月、囧”会义。所有与“朙”有关的字,都采用“朙”作边旁。      ①本义,形容词:日月同辉,光辉灿烂。    本义只见于古文     
              朙,照也。——《说文》 /   
              明星谓之启明。——《尔雅》 
              照临四方曰明。——《左传 • 昭公二十八年》 
              在天者莫明于日月。——《荀子 • 天论》 
              禁卒居中央,牖其以通明,屋极有窗以达气。——方苞《狱中杂记》 
②形容词:光线充足的,亮晃的。   明澈 明净      明灯 明人     明快 明朗     明亮 明灭    明丽 明媚 明锐 明秀 明艳     明星 明珠     明晃晃 明闪闪                      明目张胆       /       光明 通明           照明   灯火通明   
              明星荧荧,开妆镜也。——唐 • 杜牧《阿房宫赋》 
              明灭可见。——唐 •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云霞明灭或可睹。——唐 •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江船火独明。——唐 • 杜甫《春夜喜雨》 
③形容词:视力所及的,看得清楚的。     明眸 明目 明眼        明沟 明渠       明火 明镜         明码 明文       明确 明晰 明显       明细        明喻 明证               明细表  明信片 明眼人       明明白白        明枪暗箭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乐府诗集 • 木兰诗》 
              明德茂亲。——南朝梁 • 丘迟《与陈伯之书》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唐 • 李白《秋浦歌》    
④形容词:了然的,觉醒的,开悟的。      明白 明了       明达 明慧 明智       /       聪明 开明 清明 神明 文明 英明        发明 
              知之曰明哲。——《书 • 说命上》 
              而况于明哲乎。——唐 •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⑤名词:正常良好的视力。      /       复明 失明            
              明足以察秋毫之末。——《孟子 • 梁惠王上》 
              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史记 • 太史公自序》 
⑥形容词:天亮之后的,下一轮的。     明晨 明年 明天 明晚 明朝       明后天   
              明日徐公来。——《战国策 • 齐策》 
              明年复攻赵。——《史记 • 廉颇蔺相如列传》 
              明年陵降。——《汉书 • 李广苏建传》               明日造朝。——唐 • 柳宗元《柳河东集》 
              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苏轼《九日和王巩》 
⑦副词:清楚地,公开地。 明鉴 明令 明说 明示      明抢     明摆着       明辨是非 明察秋毫 明来暗往 明媒正娶 明争暗斗 明知故问 明知故犯 
              寡人不肖,未尝得闻明教。——《战国策 • 魏策》 
  
 
 
 
 
 
俊 
夋,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幼儿蹒跚学步,天真可爱。俊,篆文(人,成人) (夋,幼儿学步,天真可爱),表示健康漂亮,单纯可爱。造字本义:形容词,健康漂亮,单纯可爱。   -----------------------------------------------------------------------------------------------------------------------------------------------------------------------------------------------------------------------------------------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俊,材千人也。从人,夋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俊,才智胜过千人。字形采用“人”作边旁,采用“夋”作声旁。 词汇分类 
  
①本义,形容词:健康漂亮,单纯可爱。     俊丽 俊美 俊俏 俊伟 俊秀 俊雅 俊逸       俊秀阿娜      /     英俊     
              状极俊健。——《聊斋志异 •  促织》 
②形容词:才能出众、引人注目的。      俊杰 俊赏     /     才俊   
              俊,材千人也。——《说文》   
              俊士。——《礼记 •  王制》               尊贤使能,使俊傑在位。——《孟子 • 公孙丑上》 
              赞杰俊。——《礼记 •  月令》               俊民用章,家用平康。——《书 • 洪范》  
              于是登渐台,理俊音。——晋 • 陆机《七征》  
              杜郎俊赏。——宋 •  姜夔《扬州慢》   
 
 
 
行行(háng),甲骨文是象形字,字形像四通八达的十字路口。 造字本义:名词,纵横畅通的十字路口。 金文承续甲骨文字形。篆文将十字路口形状的金文误写成正反两个“双人旁”,失去路口形象。隶书 一定程度上恢复金文字形。 从甲骨文、金文字形看,“ 行”的左右两边“彳”、“亍”,应该被称作“左行旁”、“右行旁”,而不是“双人旁”  
①本义,名词:纵横畅通的十字路口 háng。  本义只见于古文 
              行,道也。——《说文》 
              行有死人。——《诗 • 小雅 • 小弁》   
              遵彼微行。——《诗 • 豳风 • 七月》  
②名词:纵向路线 háng。       行间 行距          行列 行伍        /       双行       杨柳成行     
              左右陈行,戒我师旅。——《诗 • 大雅 • 常武》 
              凌余阵兮躐余行。——《楚辞 • 九歌 • 国殇》 
              郑伯使卒出貑,行出犬鸡。——《左传 • 隐公十一年》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史记 • 陈涉世家》 
              蹑足行伍之间。——《史记 • 陈涉世家》 
              结部曲,整行伍。——张衡《西京赋》 
             必能使行阵和睦。——诸葛亮《出师表》 
③名词:职业方向,职业 háng。     行帮 行东 行会 行家         行当 行业         行道 行规 行话        行情 行市       /       懂行 在行          改行 入行               内行 外行           各行各业   
④名词:专题服务的机构 háng。     /       车行 米行 鞋行 ……     商行 银行         央行 
⑤量词:列,排 háng。     /        两行热泪         一行白鹭       
              奉读书,五行并下。——《后汉书 • 应奉传》 
⑥名词:序,序列 háng。     行辈       /         排行       
              丈人行也。——《汉书 • 李广苏建传》 
              以次贯行,固执无违。——《汉书》 
⑦动词:走,前进 xíng。        行草 行楷 行书           行车 行船            行程           行迹 行径 行踪         行将        行军 行旅        行宫  行署  行营               行囊 行李 行装          行人 行星        行色         行驶 行走       行文         行止         行不通 行得通        行不行           行尸走肉         行云流水                 /       平行       旅行  放行          
              行,人之步趋也。——《说文》 
              行,往也。——《广雅》 
              我独南行。——《诗 • 邶风 • 击鼓》 
              行彼周行。——《诗 • 小雅 • 大东》 
              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礼记 • 中庸》 
              中行独复。——《易 • 复》 
              行李之往来。——《左传 • 僖公三十年》 
              为吾子之将行也。——《左传 • 僖公三十三年》 
              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庄子 • 逍遥游》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 • 述而》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日月之行。——《吕氏春秋 • 察今》 
              天行有常。——《荀子 • 天论》 
              羊子尝行路。——《后汉书 • 列女传》 
              行军用兵之道。——汉 • 贾谊《过秦论》 
              屈原至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史记 • 屈原贾生列传》 
              天子以四海为家,故谓所居为行在所。——蔡邕《独断》 
              汤汤川流,中有行舟。——三国魏 • 曹丕《善哉行》 
              行数十里。——《世说新语 • 自新》 
              行人驻足听。——《玉台新咏 • 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行人弓箭各在腰。——唐 • 杜甫《兵车行》 
              坐席行衣,分为七覆,烟火鱼鸟,置作五衡。——唐 • 李商隐《谢何南公和诗启》 
⑧动词:传播,流传 xíng。      行销       /       发行          风行 流行 盛行 通行        刊行 印行     大行其道  
              背夏首以窘逝兮,沂行川而永叹。——晋 • 陆云《九愍 • 修身》 
              残贼公行。—— 汉 • 贾谊《论积贮疏》 
⑨动词:动,做,为 xíng。 行刺 行刑 行凶       行动 行使       行房   行好 行乐 行善       行贿 行礼      行劫 行猎 行窃       行乞      行事       行医 行政               行方便    /       施行 执行       五行    
              行刑不疚。——《国语 • 晋语》 
              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战国策 • 秦策一》 
              乃问行卜。——《史记 • 陈涉世家》 
              儿闻之亡去入山林行歌。——晋 • 干宝《搜神记》 
              所行者忠信。——欧阳修《朋党论》 
              行劫缚者。——唐 • 柳宗元《童区寄传》 
⑩名词:作为,做法 xíng。     行为       /        德行 品行 善行 义行         恶行 罪行  兽行        言行               行为迟。——《庄子 • 养生主》 
              下有直言,臣之行也。——《国语》 
              宣其德行。——《国语 • 晋语》 
              天之行也。—— 汉 • 贾谊《论积贮疏》 
              吾子行厚。——唐 • 柳宗元《柳河东集》 
⑾形容词:走得通的,可做的(口语) xíng 。     行啊       行不行     /      不行 还行 可行       可行性       你真行  
 
智 
“知”是“智”的本字。矢,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箭,借代行猎、作战。知,甲骨文(干,武器,借代行猎、作战) (口,谈论、传授) 矢,武器,借代行猎、作战),表示谈论和传授行猎、作战的经验。在远古时代,弯弓使箭是成年人的基本常识和重要经验。金文承续甲骨文字形。有的金文省去“干”,简化字形。当“知”的形容词含义“聪明、有战略”消失后,另造“智”代替,强调谈论和传授经验。 造字本义:动词,谈论和传授行猎、作战的经验。隶书省去篆文字形中的“亏”,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白”写成“曰”。古人称精通行军作战为“智”,称清心净虑、洞察真相为“慧” * ;称醒来感知清晰为“觉”* ;称明心见性、发现自我为“悟”* ;称简单无我、自然率性为“禅”* 。  
 
信 
廉 
兼,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合并、连接。廉,篆文(广,开放式建筑) 兼,合并、连接),表示与主体建筑相连的开放式空间。造字本义:动词,将房屋主体与外部开放式空间相连接。隶书承续篆文字形。俗体隶书将两“禾”一“又”的简化成“兼”。俗体楷书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写成。     
 文言版《説文解字》:廉,庂也。从广,兼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廉,窄小的屋子。字形采用“广”作边旁,采用“兼”作声旁。 ①本义,动词:房屋主体与外边通道相连接。   本义只见于古文     
              故陛九级上,廉远地,则堂高。——《汉书 • 贾谊传》  
②名词:房屋狭窄的外边,侧边。   该义项只见于古文     
              设席于堂廉东上。——《仪礼 • 乡饮酒礼》  
              世人骛朝市,独向溪山廉。——宋 • 苏轼《五月十日与吕仲甫等泛湖游北山》  
              (戴氏)乃密坏玻璃乳缾,吞其廉,断肠;呕碧血数升,死。——清 • 毛奇龄《吴文学暨烈妇戴氏合葬墓志铭》  
③形容词:偏仄的,狭窄的,局促的。    该义项只见于古文     
              廉,仄也。——《说文 • 广部》  
              凡秋耕欲深,春夏欲浅;犁欲廉,劳欲再。——《齐民要术 • 耕田》  
④动词:收敛,自控自制,自我约束。    该义项只见于古文      
              廉,敛也,自检敛也。——《释名 • 释言语》  
              过在下,人君不廉而变,则暴人不胜,邪乱不止。——《管子 • 正世》  
              且廉问,有不如吾诏者,以重论之。——《汉书 • 高帝纪下》  
              上廉知其妄,有希冀,命锦衣卫逮下狱治罪。——明 • 沈德符《万历野获编 • 嘉靖初议大礼》  
              可举而举焉,不必让其自举也。可进而进焉,不必廉于自进也。——唐 • 韩愈《上宰相书》  
              其责人也详,其待己也廉。——唐 • 韩愈《原毁》  
              深愿足下为礼义君子,不愿足下丰于才而廉于德也。——宋 • 苏轼《与李方叔书》  
              然其业廉而事佚,故无市廛争利意。——宋 • 晁补之《捕鱼图序》  
⑤形容词:收敛的,自律的,正直的,不贪不奢的。    廉耻 廉洁 廉正     廉政     廉洁奉公    /    清廉 孝廉      寡廉鲜耻 孝廉方正      公正廉洁 公正廉明               礼义廉耻      
              廉,清也。——《玉篇 • 广部》  
              人犯其难,我享其利,非廉也。——《庄子 • 让王》  
              贫者见廉,富者见义。——《墨子 • 修身》  
              不以奢为乐,不以廉为悲。——《淮南子 • 原道》  
              里克曰:“弑君以为廉,长廉以骄心,因骄以制人家,吾不敢。” ——《国语 • 晋语二》  
              智(知)而弗敢论,是即不廉殹(也)。——《睡虎地秦墓竹简 • 语书》  
              近贫日益廉,近富日益贪。——唐 • 姚合《新昌里》  
              智如崔浩,廉如道生。——宋 • 孔平仲《续世说 • 俭啬》  
              令掩涕不忍视,乃捐廉俾其成殓。——《清朝野史大观 • 清朝史料 • 淀山湖洋人劫案》  
              本官即捐廉为倡,还恐不能踊跃。——清 • 颐琐《黄绣球》  
              况且这银子,都是我自己捐廉,难道还去剥削百姓不成。——清 • 李伯元《文明小史》  
⑥动词:控制用度,节俭,节省。    该义项只见于古文       
              廉,俭也。——《广韵 • 盐韵》  
              智以招请,廉以摽人。——《管子 • 侈靡》  
⑦形容词:省钱的,低价的,便宜的。    廉价     /     低廉     价廉物美      物美价廉  
              以其价廉而工省也。——宋 • 王禹偁《黄州新建小竹楼记》  
              商民信件,取资极廉。——清 • 郑观应《盛世危言 • 邮政上》  
⑧名词:古代数学名词,边,与方形相对。    该义项只见于古文      
              下廉九,又与商九生得八十一为上廉。——宋 • 秦九韶《数书九章 • 竹器验雪》  
              开方之术,中间正方,谓之方法,割裂而加之者谓之廉法,有廉必有隅。——清 • 黄宗羲《答刘伯宗问朱子壶说书》  
              以所求数一乘者为方法,再乘者为廉法,所求数再自乘为立方,即隅法也。——《清史稿 • 畴人传二》  
              廉,《九章算术》:“边谓之廉,角谓之隅。” ——清 • 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 • 谦部》    
 
 
 
 
 
豪 
[size=14.3999996185303px]高,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毫”的省略,表示野兽身上的尖锐长毛。豪, [size=14.3999996185303px]篆文(高,即“毫”,尖锐长毛) (豕,猪),表示搏斗时会竖起尖锐长毛的野猪。 造字本义:名词,穴居啮齿类动物,全身黑色,藏身洞穴,昼伏夜出;遭受威胁时会竖起其分布在粗硬毛发中的箭刺;也称“箭猪”。[size=14.3999996185303px]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省略成。 文言版《説文解字》:豪,豕,鬣如筆管者,出南郡。从彖,高聲。豪,籀文从豕。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豪,猪,身上的鬣毛粗硬如毛管,出于南郡。字形采用“彖”作边旁,“高”作声旁。豪,籀文字形采用“豕”作边旁。  ①本义,名词:长箭刺的穴居啮齿动物。    豪豕 豪猪     
              豪,豪豕鬣如笔管者,出南郡。——《说文》   
              鹿台之山,其兽多白豪。——《山海经 • 西山经》 
              豪,猪也。——《玉篇》    
②名词:有威力、有影响力的人。    豪党 豪士       /       富豪 土豪 文豪 英豪     
              德千人者谓之豪。——《鹖冠子 • 博选》 
              百人者谓之豪。——《淮南子 • 泰族》 
              关中贤豪知与不知,闻其声,争交欢解。——《史记 • 游侠列传》 
              三蜀之豪,时来时往。——左思《蜀都赋》 
              县多豪猾,无所畏忌。——《三国志 • 赵俨传》 
              是儿少秦武阳二岁,而讨杀二豪,岂可近耶?——柳宗元《童区寄传》 
③形容词:势力强大的,狂放的,不受约束的。   豪放 豪俊 豪迈 豪气 豪强 豪爽 豪勇 豪壮         豪客 豪杰 豪侠   豪民 豪绅 豪商       豪富               豪华 豪阔 豪奢        豪门 豪族          豪雨           豪情壮志 豪言壮语    
              或耕豪民之田,见税什五。——《汉书 • 食货志》 
              山东豪俊。——汉 • 贾谊《过秦论》 
              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史记 • 陈涉世家》 
              又多豪右,共为不轨。——《后汉书 • 张衡传》 
              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三国志 • 诸葛亮传》 
              豪贼劫持。——唐 • 柳宗元《童区寄传》 
              骄豪而多怨。——宋 • 苏轼《教战守》 
              安然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明 • 张溥《五人墓碑记》 
④副词:威猛地,霸道地,疯狂地。    豪赌 豪夺 豪饮        /       巧取豪夺         13、茍  
  茍,ji,从羊从口。口藏于羊(真善美)内,慎言也。茍字为“自我告诫、自我反省”之义;今也有说法认为“茍”是“敬”字的初文。茍(ji)、苟(gou)是两个读音、字义、篆体均不相同的字,“茍”字的上半部分也并非草字头“艹”,而是类似于羊角的 “卝”。 基本字义和急、亟同源,赶快的意思。茍日新,曰日新,又日新。 释义:自急救。  
  14、杰  
  杰,jié。从人从桀。才智出众的人。  
  (1) 形声。从人,桀( jié)声。杰为杰的俗字。本义:才智出众的人。  
  (2) 五人曰茂,十人曰选,百人曰俊,千人曰英,倍英曰贤,万人曰杰,万杰曰圣。——《白虎通圣人引辨名记》  
  命太尉赞杰俊。——《礼记·月令》  
  基本字义:1、才能出众的人:俊~。英雄豪~;2、特异的,超过一般的:~作。~出人才。佳~。  
 
四、译文  
德积深厚能泽被天下。德真而真信足以为天下统一思想,义足让天下道德统一,赏善罚恶,恢复天下太平秩序,让人自然归附。才能足以通晓历史的盛衰之道,借鉴先贤圣古之法,通彻明晓古今,足以俯瞰和洞察当今。这样的贤人便是俊。其行为能够成为社会的楷模,为社会提供行为规范的一套准则。智足以排除故障,解决问题。诚信可以遵守规章制度,廉洁可以分财,这样的贤人便是豪。坚守本职而不荒废,处于适宜的位置,不失其本,不乱其末。本末皆守,不失其根本。见到嫌疑,不着急免除自己的责任,而是敢于担当。见利而不急于得到,而是处其义而利自归。这样的贤人便是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