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暖心 于 2019-5-9 20:23 编辑  
 
《素书》求人之志章:绝嗜禁欲,所以除累。抑非损恶,所以禳过。贬酒阙色,所以无污。避嫌远疑,所以不误。博学切问,所以广知。高行微言,所以修身。恭俭谦约,所以自守。深计远虑,所以不穷。亲仁友直,所以扶颠。近恕笃行,所以接人。任材使能,所以济物。殚恶斥谗,所以止乱。推古验今,所以不惑。先揆后度,所以应卒。设变致权,所以解结。括囊顺会,所以无咎。橛橛梗梗,所以立功。孜孜淑淑,所以保终。字词查询: 
 
嗜:“耆”是“嗜”的本字。金文“耆”=老,老人+甘,享受美食,造字本义:名词,保持一生的口味。 
《説文解字》:嗜,嗜欲,喜之也。 
 
除: 
余,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屋舍、旅馆。篆文“除”=阜,石阶+余,简易屋舍,表示屋前台阶。 
造字本义:名词,屋舍门前的台阶。《説文解字》:除,殿陛也。 
 
累: 
“畾”是“纍”的本字。楷书“畾”=田,即“囟”的变形,丝线绕成的线团+田,即“囟”的变形,丝线绕成的线团+田,即“囟”的变形,丝线绕成的线团,表示一堆线团。 
造字本义:动词,将加工好的丝线缠绕成线团,将线团堆放在一起,以备纺织使用。《説文解字》:纍,綴得理也。 
 
非: 
非”是“排”的本字。甲骨文“非”是指事字,字形在相北的两个人(背)头上各加一横指事符号,表示两人思想相背、观念冲突、行为排斥。 
造字本义:动词,思想相背者之间互相抵制、排挤,相互攻击、责难。《説文解字》:非,違也。 
 
禳: 
(1) 祭名。祈祷消除灾殃、去邪除恶之祭。 
禳乃入。——《仪礼·聘礼》。注:“祭名也。” 
齐有彗星, 齐侯使禳之。——《左传·昭公二十六年》 
(2) 又如:禳灾(禳除灾祸);禳星(禳除凶星);禳解(向神祈求解除灾祸);禳保(祭祀神祖,去邪除恶,求其保护);禳除(祭神除灾);禳避(祭神避祸);禳祷(祭神以消灾祈福) 
(3) 去除 
[五月五日]采艾以为人,悬门户上,以禳毒气。——梁宗懔《荆楚岁时记》 
 
阙: 
jué 〈动〉 
(1) 去除 
以待会而考之,亡者阙之。——《周礼》 
(2) 挖掘  
若阙地及泉。——《左传》 
(3) 毁伤。如:阙翦(削弱,毁坏) 
 
误: 
吴,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娱”本字,表示游戏。金文“誤”=言,说+吳,即“娱”,游戏,表示为制造娱乐而戏言。 
造字本义:动词,戏言,戏说,说错话。《説文解字》:誤,謬也。 
 
学: 
甲骨文“學”=×,交叠的算筹+∩,是“六”的简写,即“庐”,房屋,表示练算习字的房屋。造字本义:名词,教孩子算数、习字的校舍。 
古人称理论知识的训练为“学”,称生活实践的体验为“习”。《説文解字》:學,覺悟也。 
 
微: 
甲骨文“微”=长发的老人+手执棍杖,表示老人拄杖而行。造字本义:动词,老人拄杖缓行。《説文解字》:微,隱行也。《春秋傳》曰:“白公其徒微之。” 
 
恭: 
甲骨文中“龚”与“恭”通用。共,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供”的本字,表示敬奉。甲骨文“恭”=龙+共,即“供”,供奉,表示敬奉神龙。 
造字本义:动词,虔敬地供奉神龙。《説文解字》:恭,肅也。 
 
颠: 
真,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蹎”的省略,表示仆倒。古鈢“顛”=真,“蹎”的省略+頁,头部,表示头部仆地。 
造字本义:动词,跌倒,以头着地。《説文解字》:顛,頂也。 
 
恕: 
籀文“恕”=女+心,态度,造字本义:动词,女性心存慈爱,态度宽容。《説文解字》:恕,仁也。 
 
任: 
甲骨文“任”=工,巧+人,表示能工巧匠,造字本义:动词,聪明能干,精于办事。《説文解字》:任,符也。 
 
卒: 
甲骨文“卒”=衣,服装+爻,交错捆绑,在衣服上交错捆绑,也就是用绳索在裹尸布上交错捆绑,表示远古抛葬仪式前敛尸者给死者整理并固定衣着。 
造字本义:动词,死亡后敛尸备葬。《説文解字》:卒,隸人給事者衣爲卒。卒,衣有題識者。 
 
设: 
甲骨文“設”=言,商议、谋划殳,+攻击,表示谋划作战。造字本义:动词,布署兵力,指挥战斗。《説文解字》:設,施陳也。 
 
咎: 
甲骨文“咎”=倒写的“止”,践踏泄愤+人,过失者,表示践踏过失者以泄愤。造字本义:动词,责备过失,追究罪过。 
《説文解字》:咎,災也。 
 
梗: 
更,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敲钟。篆文“梗”=木+更,敲钟,造字本义:名词,敲钟的棒椎。 
《説文解字》: 梗,山枌榆。有朿,莢可爲蕪夷者。 
 
孜: 
子,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幼儿。篆文“孜”=子,幼儿+攴,执械体罚,表示体罚学子。造字本义:动词,体罚、教训,督促孩子勤学苦练。 
《説文解字》:孜,汲汲也。 
 
翻译: 
 
要做贤人君子,有六守。 
守神: 
反天心、去小智,收神归心入道;体道明正邪、辨是非、知善恶,守道而勿失; 
酒色有度护神不亏,持道而勿乱;以养成恬淡虚无之志。 
守智: 
时时省察才能处处合道,通古博今才能洞悉万物,运智御物才能真知灼见;以养成明白四达之智。 
守谋: 
守内治外才能谋身谋事,修身护神才能足智多谋,亲近贤仁才能止危扶颠;以养成万世天下之谋。 
守任: 
以德服人才能同心协力,厚德载物才能施展宏图,德刑并施才能去恶举直;以养成德行接人之任。 
守应: 
察古验今才能高屋建瓴,循时(遵循现实)制法才能应对万变,通变致权才能解除危机;以养成法随时变之应。 
守功: 
与天同心同道才能察其机、识其时避免过失,守神合道如大树之根不可撼动才能立绝代之功, 
勤勤恳恳抱道修身才能万世不息、代代相传;以养成千秋万代之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