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农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72|回复: 0

关于课程革新与学友心绪的进一步说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6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注册登录可以浏览更多内容,本论坛多数版面是加密空间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我在群里发言的AI梳理版本


各位学友,关于《乐记》练习课,我收到了大家的一些反馈,其中蕴含着深刻的情感与思考。在此,我想就大家关切的问题,做一次集中的、更为深入的说明。

一、 关于“舍弃旧课”的心情:是归乡,而非否定


我深知,一些老同学在看到以往的课程停开时,内心会经历一番波动,甚至感到挫折与伤心,觉得过去的努力似乎被否定了。

我想请大家明了以下几点:

过去的课程,本身已臻佳境:我们的旧课程,尤其是在不断进化后,已经具备了非常好的结构与功能。它们严重超越了传统心理学的范畴,引入了《鬼谷子》、《素书》等经典智慧,构建了精微的实操体系(如“感-觉-认-识”的内在操作程序),对大家的生活产生了真实而积极的“疗效”。它们非常好,我心底里也万分舍不得。

舍弃的是“架构”,而非“收获”:我们决定放弃的,并非课程内容的价值,而是那个源自西方的 “经验主义+理性主义”的底层思维架构。这好比 “流落海外,挣了不少家当,今日要回国回家了,有些东西不得不扔掉” 。我们丢掉的是一种在别人系统里的“赞誉”,而所有真实的成长与收获,已融入大家的生命,谁也拿不走。

这是一次“回归本原”的跃迁:这次的转变,是 “回归人类本来的高度” ,是向我们中国人用了数千年的、最能触及人性根本的思维方式的回归。那些引领我们走到今天的课程中的“好东西”,正带领着我们来到了它们思想源头的大本营。这不是否定过去,而是对过去的终极肯定与升华。

所以,请大家理解,那份难过与不舍实属正常,但最终,我们还是要 “回家” 。这不是损失,而是超越幻觉后的真实大得。正如陈静所言:“大舍必有大得”。

二、 关于课程基础:文本是土壤,实修是耕耘


有同学担心,是否需要预先精通《乐记》文本才能跟上课程。

请大家放心:

本课程将完全依照《乐记》本身的架构与内容进行。课堂的核心,是为大家建立一个 “进学之道” 的共修环境,如同“在地上把鸟赶进笼子”,需要一步一个脚印的实修。

因此,对《乐记》文本的理解是重要的基础。已有底子的同学会更容易深入。

但对于新同学,这绝非障碍。课程的第一阶段(六个月)仅涉及《乐记》前三、四章的内容,课程会安排相应的阅读与引导,只要愿意投入,完全能够跟上。

三、 关于高额保证金:正视学习的“悖论”与深意


有同学对高额保证金产生了复杂的内心反应,甚至感到一种“还没开始就会结束”的压力。这恰恰揭示了学习中的一个深刻悖论:

我们渴望成长,但成长本身会触及我们内在的“舒适区”与心理底线。当学习真正要起效、要突破旧有模式时,那个旧的“自我”会绝地反弹,产生放弃的念头。

保证金的大幅提高,正是为了作为一种强大的外部助力,帮助大家在那个关键的反转时刻,能够有足够的力量跨越门槛,洞开那条自我设限的底线。它旨在帮助我们培养那份“务本”所必需的自我控制之力(用心)。

同时,这也印证了《学记》的古老智慧:

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

保证金的设置,正是为了汇聚一群“善学者”,共同营造一个高效的能量场。

请大家理解:

这种内心反应是完全正常的。意识到它,我们便知道如何理解和对待它。

保证金的考核只关乎“按时按量”的实践,不关乎成果的水平。

我被大家深深感动——你们在刷牙、做针灸时,都不自觉地用“身体”去思考它。这证明了你们对待自己生活的认真,对待内在矛盾的诚恳。

结语:

我们都是认真生活的人。这份在抉择中的沉思、挣扎与领悟,正是“进学之道”上最珍贵的风景。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期待与大家一同,踏上这条回归本原的探索之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 渝ICP备16002156号 )渝公网安备50011202505060号

GMT+8, 2025-11-4 00:20 , Processed in 1.094114 second(s), 17 queries .

学员作业空间非开放社区 公安备案50011202501312 工商备案 500112000037503

重庆市珑夫心理 @Discuz!GB X3.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